在中國歷史上,因無法得到統治階級的承認而私下裏傳播,從而被發覺·鎮壓的宗教不爲少數.這種宗教被稱爲民間宗教.在宋代也存在很多的民間宗教.摩尼教,白雲宗,白蓮宗,彌勒教,火夭教,香會,集經社等,都是在宋代時流行的民間宗教.宋代的持政者一直禁止這樣的民間宗教.但是在宋代,這樣的民間宗教仍在廣泛地域盛行.即除京城和淮南東路以外,其餘地域全部盛行.這樣的民間宗教,那些在困苦生活裏煎熬的庶民層主要是信仰的.但在宋代,信仰民間宗教的階層是不僅僅局限在庶民層的.信仰階層是多樣的.比如,在軍人和士人中也有信仰者存在,在官吏中也有信仰民間宗教的人,甚至在一般家庭的婦女中,信仰民間宗教的也有相當的數目.在宋朝,即使嚴禁民間宗教的信仰,但是民間宗教在廣泛地域被廣泛階層人們所信仰.其理由是因爲民間宗教大體上具備作爲宗教所應具備的一般條件,與正統宗教相比在外觀上沒有太大的差異.而且民間宗教還可以利用偽稱爲正統宗教或變更宗教的名稱和團體名稱來避開一些問題,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信徒之間的相扶相助行爲作爲一個原因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信仰民間宗教的人們在還進行一些對社會有利的活動.即使是那樣,宋代的朝廷還是嚴禁民間宗教信仰.其理由是因爲這不僅是敗壞美風良俗的行爲,而且在私下裏置辦武器,挑戰公權力的事例也不是少見的.並且比這個還重要的理由是有可能旁觀秘密結社活動,結成黨羽,引發變亂.宋朝廷爲了禁止信仰民間宗教活動,在建國後太祖乾隆4年(963)制定了處罰規定.而且爲了補充該規定頒發了很多次例的嚴禁令,僅僅是北宋時期就頒發了15回.到了南宋時期,太祖乾隆4年(963)所制定的處罰規定被改定得更加嚴厲,一下子頒發了22回嚴禁令.宋代朝廷對民間宗教的態度是這樣的嚴厲,在當時,作爲反抗,信徒們集結起來發生變亂的事例也不少.把時間限定在南宋高宗和孝宗時期,僅在那時所發生的民間宗教徒變亂事件總共有15回之多.即大約按照每4年1回這樣的比例發生變亂.從變亂參與者的規模上看,像鍾相·楊么變亂和王念經變亂那樣的,參與人數各自達到40萬名和20萬名規模.但是大多數不超過數千名了.從變亂時間上看,除了鍾相·楊么變亂持續了5年零2個月以外,其餘的都沒持續多久.王念經,俞一,李接等領導的變亂僅5個月就到了盡頭.變亂發生的地域上來看.在宣州江南東路)·信州(江南東路)·饒州(江南東路)·容州(廣南東路各發生2回,在建康府(江南東路)·藤州(廣南東路)·嚴州(兩浙路)·越州(兩浙路)·台州(兩浙路)·婺州(兩浙路)·鼎州(荊湖北路)各發生1回.從變亂的範圍來看,大部分都沒能離開根據地.但是鍾相·楊么變亂和李接變亂是個例外,其範圍達到6個甚至7個州.
Ⅰ. 緖 論
Ⅱ. 諸 民間宗敎의 盛行
Ⅲ. 宋朝의 諸 民間宗敎 信仰 禁止
Ⅳ. 宗敎性變亂의 實態
Ⅴ. 結 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