상세검색
최근 검색어 전체 삭제
다국어입력
즐겨찾기0
학술저널

唐代 女訓書《女論語》硏究

  • 90
108546.jpg

《女论语》是由唐代宋若莘和宋若昭姐妹所纂的一部女性训诫书籍。宋若莘根据儒教经典《论语》来作了《女论语》十章,後来宋若昭注解订正了十二章,这就是现存的《女论语》。 作者宋氏姐妹是独身女性。根据《旧唐书》卷五二《后妃传》和《新唐书》卷七七《后妃传》,她们是书香门第,从小受到父亲良好的教育之後,为了扬名显父,不结婚入宫作为学士先生。她们入宫之前写成《女论语》。到了明末清初,王相把中国封建社会四种历代代表性女性教育书(东汉的《女诫》,唐代的《女论语》,明代的《内训》,《女范捷录》)编辑在一本,起名为《女四书》。 《女论语》全书共12章:〈立身〉、〈学作〉、〈学礼〉、〈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管家〉、〈待客〉、〈和柔〉、〈守节〉,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女性自身的修养,跟家人亲戚邻居之间的人人际关系和处世,家庭里的家事和责任。 全书的内容主要通过对比形式来强调着妇女要坚持的态度,这种表现手法除了第九章和第十二章以外,大部份都适用这种对比方式。还有书的特徵之一是先提示妇女们该遵守的贤妇的事项,然后告诉我们妇女“莫学”的内容。特别把懶妇、愚妇、蠢妇、泼妇等的特徵来,提醒着中国古代贤妇女性的生活态度。 这种女性教导教材的出现,跟中国悠久的封建社会的传统认识和文化有密切的关係。其核心有像“乾刚坤柔”、“男阳女阴”的传统宇宙观和把女子不太重视的儒学思想。向後对《女论语》的多样的研究结果,让我们提醒男女平等的意义和价值。

Ⅰ. 들어가며

Ⅱ. 《女論語》저술 배경 및 목적

Ⅲ. 《女論語》의 내용 및 중심사상

4. 나오기

〈참고문헌〉

〈中文提要〉

(0)

(0)

로딩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