상세검색
최근 검색어 전체 삭제
다국어입력
즐겨찾기0
학술저널

梁啓超의 民族主義思想(1894~1911)

梁啓超的 民族主義思想

  • 312
109587.jpg

梁啓超(1873~1929)是淸末民初具有影響力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歷史家.他一方面深源於中國傳統思想,另一方面他也强烈地受到西方的刺戟,在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發展史上,他的民族主議思想的演變是個重要的典型.梁啓超的民族主義思想形成跟中國傳統的世界秩序觀,淸代的滿漢關係,西方的影響等有密接關係. 梁啓超的民族主義思想形成以及發展,可分爲三個時期.第一,維新變法時期(1894~1898).第二,流亡日本前期(1898~1903),第三,流亡日本後期(1903~1911).本文主要探討此三個時期梁啓超的民族主義思想的演變. 維新變法時期,梁啓超主張以政治和社會改革,開啓民智,倡導民權,達到富國强兵之目的.同時他主張以除去滿漢之間種族界限,達到民權政治的實現和民族的統一.但此時期他的民族主養思想仍基礎於傳統民族主義思想. 流亡日本前期,此時期他在政治立場上主張君主立憲制,因此大體上仍主張在原有政治社會下謀求政治改革,但因爲西學新知識的影響,顯示其原有思想開始動搖.而且他的民族主義思想也漸擺脫傳統的天下主義而有近代民族主義思想,但是却仍然保存若干傳統的種族主義.此表示此時期他尙徘徊在中華民族主義和近代民族主義之間,所以此可稱爲小民族主義. 流亡日本後期,梁啓超的思想由激烈的排滿革命,一變而爲反革命反排滿反共和.梁啓超認識到中國迫切目標在加强國家的統一與秩序,以對抗列强國家的侵略.在國家至上觀念的指導下,他主張大聯合中國國內各種族的大民族主義.梁啓超的此大民族主義代表中國近代民族國家意識的眞正自覺,也可說是中國民族主義發展的最終方向. 總而言之,中國民族主義的最主要目標是爲了抵抗帝國主義的侵略.從此觀點來看淸末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則梁啓超的民族主義思想的演變,正代表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發展的主流.

1. 머리말

2. 변법유신시기-중화민족주의

3. 일본망명초기-소민족주의

4. 일본망명후기-대민족주의

5. 맺음말

참고문헌

(0)

(0)

로딩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