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試分析中國的農村改革, 說明其成果與問題, 尤其針對農村工業化和小城鎭建設的發展規劃方面, 作一硏究剖析, 以探討農村社會的變化. 本文主要論點如下: 第一, 中國的農村改革從農業的脫集體化卽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開始, 但是農村“異軍突出”的發展是通過農村工業化的. 而這樣的發展是基於以農村社會的城市化爲目的的小城鎭建設這一國家策略而推進的. 中央政府認爲發展農村工業有利於促進農村社會的城市化, 以吸收農村的剩餘勞動力, 同時已城市化的農村地區可作爲工業化的基地以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 第二, 上述的改革政策, 在經濟社會方面帶來了農村社會迅速發展的積極成果, 但在政治方面還有許多弊端和問題. 中央政府通過長達二十年的改革所要作的行政改制, 實際反映出只在制度上的變化而已, 鄕鎭基層組織機構却進一步膨脹, 而走上“公司化”的道路. 第三, 硏究中國的學者之間一直對“農村改革是否弱化農村基層幹部和地方政府的控制力”爭論不休. 對於這一論爭, 本文强調變化與持續竝存的雙重性, 說明改革以後出現的新控制方式. 因此, 這意味着我們爲了深入了解中國的農村改革和社會變化, 還需要擺脫對量的層次之分析和片面性理解, 而今後進一步調査和硏究其質的層次.
Ⅰ. 서론
Ⅱ. 농촌공업화 전략에 대한 해석
Ⅲ. 소성진건설의 과정과 성과
Ⅳ. 농촌 개혁의 문제점
Ⅴ. 결론
참고문헌
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