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述《史记ㆍ苏秦列传》与《史记ㆍ张仪列传》中的三则传说,即“苏张同受止”、“苏秦困顿与发迹”和“苏秦激张仪”,这些传说都成了后代戏剧家与小说家乐于选用的题材。其实,历史 上张仪活动的时代较苏秦早三十年左右。张仪死后五年,即公元前300年(秦昭王元年)苏秦刚开始步入政坛,既然辈份不同,成为同学的可能性极小。但他们二人在战国策士中像双子星座一样耀人眼目,后人就推想二人必定是同窗好友,而且让他们碰上了一位高深莫测的老师,别号鬼谷子。有关“苏张同受业”的故事赞美了两位胸怀大志的穷学生,并且对他们成才的过程,作出了合情合理的说明。“苏秦困顿与发迹”故事,主要描摹苏秦失意时的可怜相,家人对他的冷落,以及发达时煊赫的声势,家人的卑屈与谄媚,多处采用夸张笔法,将世态炎凉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吐露了古代广大读书人的心声。《史记》说苏秦先受到赵王重用,然后激励张仪入秦,这也未免颠倒了基本的历史事实。元代无名氏的杂剧《冻苏秦衣锦还乡》、明传奇《金印记》等戏曲作品与列国志系列小说都以这三则传说为基础,增加了一些人物和情节,是深受欢迎的喜剧作品之一。有关张仪与苏秦的故事虽违背了历史事实,而古代读书人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的东西,常常到艺术中寻求补偿,这些小说戏曲作品即是一例。
1. 머리말
2. 蘇秦, 張儀 그리고 민간전설
3. 蘇秦, 張儀 故事의 확장
4. 맺음말
〈參考文獻〉
〈中文提要〉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