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淸民間小說戱曲中爲民請命的淸官, 到了晩淸的譴責小說裏却有了極大的變化。 晩淸譴責小說由於西方民權思潮等影響, 已經有不同的以往的變革, 例如不再以殺人放火受招按爲終結, 代之以改良新政局的期許, 或革命運動的宣揚等等, 這點是饒有時代意義的。 晩淸時期, 官場日益腐敗和西方列强的凌辱, 作惡者的飛黃騰達和從善者的苦難, 也使民衆對因果報應産生了懷疑, 失望的迷망和絶望的憤激折磨著作家也刺激讀者, 人們需要用發泄和詛주來表達內心的情緖, 自然就會用偏激的或不免流於惡謔的漫畵手法攻擊作爲國家核心部位的官場。 他們也不再需要捏造一個淸官來寄托什마理想和正義, 他們攻擊的也不再是官場中某些人的墮落和腐敗, 而是把整個官僚制度當作一個巨大的禍根進行鞭達。 晩淸譴責小說裏所說的淸官, 當然不是包拯、 海瑞一類的能爲民請命, 關鍵時刻甚至不파주烏紗帽不파滿門抄斬的淸廉官吏, 而是指借著不要錢的"淸官"名號, 剛愎自用, 不分靑紅조白, 甚至助紂爲虐, 肆無忌憚地迫害和虐殺老百姓, 以萬家流血來染紅頂子的"下流的酷吏"。 而且, 晩淸譴責小說裏的那類淸官除廖廖一、 二人沒什마特殊災難外, 不同以往的淸官大多數告最終以悲劇的結束。 如果細加玩味個中緣由, 不難明白, 晩淸譴責小說家對官場的失望到什마地步, 他們不是不曉得再黑暗再腐敗的官場, 也不無淸官的存在。 然而, 這種個別孤單的努力, 在現實龐大的專制官僚體系中, 遲早還是被呑서掉的。 這比起活耀在傳統小說裏的淸官, 其差異大矣。 晩淸譴責小說無意中走出了束縛已久的淸官情緖, 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進步。
1. 들어가는 말
2. 전통 소설 속의 청관
3. 만청소설 속의 관리
4. 만청 견책소설 속의 청관
5. 나오는 말
<參考文獻>
<中文提要>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