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是明清小说批评的重要范畴之一. 情, 人的主观感情, 有时偏重于指男女的情. 理, 事理, 主要是指事物的客观规律. 大部分小说批评家追求情与理的融合和统一, 以情理作为评价作品、臧否人物的重要标准. 明清代很多的小说家试图情理的追求, 此中脂砚斋继承和发展了金圣叹、张竹坡等人的小说批评观点, 认为『红楼梦』中的情节构成及人物描写, 不论是语言、动作、行为、处事, 都写得合情合理, 使人感到十分真写、自然, 是‘至情至理之妙文’. 即使是一些近乎荒唐的描写, 其中也有至理真情在. 在我们对脂砚斋‘情理’说作一辨析并肯定其理论价值後, 也应该看到它的明显局限. 比如在涉及‘情理’范畴时, 脂砚斋并未严格区分经验世界小说世界的界限, 而是混淡之. 而相关人物塑造理论时, 他也未系统提示人物性格在小说两结构构中有其自身和內在运动规律, 尤其对单个人物本身和内在矛盾和复杂性上认识不足, 评点在这一点上要大大落後于小说创作人实际成就. 但是这些不足亦并不能掩盖脂砚斋理论的独到之处, 并在理论上有所突破, 的确难能可贵. 还他在中国小说批评史上的真写面貌, 給其应有的地位, 是我们应做的工作.
1. 들어가는 말
2. 脂硯齋 批語에서의 “情理”
3. 맺음말
〈參考文獻〉
〈中文提要〉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