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獻, 通常可從其序、跋中了解到作品的主要內容或對作品的評論、版本的種類及對作者的介紹和出版的意圖等. 早期的序是一篇短文記在著作的前面, 序在后面的多對著作做內容的回顧和執筆的過程介紹. 跋亦主位于書的後面, 多記些編纂的過程或刊刻情況, 這對版本的考證甚具意義, 因其體栽、內容、性格與序相似, 故亦稱爲序跋. 重要的一點是序跋起了連接作者和讀者的作用. 明淸時期的很多小說評論家, 在小說序跋上對小說的辯護或擁護中, 各自表明了頗具價値的小說理論和主張, 尤其是談到小說對社會發生的作用時, 特別强調了作者對'勸善懲惡'的重要性及其對善和惡的槪念, 喚起讀者對善和惡的認識. 對中國明淸小說在序跋文中出現的'勸善懲惡'的作用, 可分小說在社會、文化的機能作用和小說的創作作用來看. 讀者可從小說的內容中, 對善和惡的美醜獲得比較正確的認識, 並從而實踐.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 此時期的文人們, 過于强調因果報應的觀念而陷入宿命論的理念, 意識到小說對社會敎化的效用, 而過于注重說敎勸善的傾向.
1. 서론
2. 소설의 사회적ㆍ문학적 기능에 대한 작용
3. 소설 창작에 대한 작용
4. 결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