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关于遇不遇问题的的讨论主要从理性的角度探讨概念的问题. 先秦时期的这些哲学领域的主题经过战国时期到汉代通过文史哲未分时期的当时文人在文学作品里面逐渐成为其描写的主题, 而本文试着分析其哲学性的主题如何在文学作品里面形象化. 在<离骚>里面表现的屈原的形象不仅是在反复的挫折的情况之下不屈不挠地坚持初衷, 为挽救衰微的国家命运试着去做各种可行的方法, 但最终选择自尽的方式来显现出其忠烈的君子形象, 而且利用吉鸟与凶禽, 香草与汚物等的事物来对比君子与小人,以此突现出其温柔敦厚的君子形象.屈原的这种形象似乎对孔子在陈蔡之间故事里面所说的君子小人形象作了更具体的注脚. 漢代关于屈原的理解有肯定与否定两方面评价. 对屈原否定评价的扬雄与班固等人主要以‘明哲保身’、‘全命避害’的观点低估屈原的殉国行为, 但刘安、司马迁、王逸等人肯定了他爱国忠贞的殉国行为. 漢代文人对屈原的这种不同评价正反映着士大夫他们在大一统的统治之下对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如何处世的两种不同行为模式. 但文学作品里面描写的屈原形象常常在一个作品里面同时出现肯定与否定的两种观点. 这是由于文学表现手法注重想象而含有的包容性. 这是不同于哲学书籍所崇尚的理性的一贯性论述.
1. 前言
2. 屈原의 <離騷>
3. 漢代屈原의 評價
4. 漢代굴원 관련 문학작품
5. 결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