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草≫是戴望舒生前嚴格編選的一本詩集,而將≪望舒草≫列於≪我的記憶≫於卷首,這似乎也體現了作者對於詩之藝術主張的一種敢於變革和創新的勇氣。我們足以摸透詩人潛在的微妙的情感變化是什麼, 本文對於這一點將憑藉≪望舒草≫的主人公形象來分析。詩歌本身就是主人公“我”的一種具體表現,所以研究者要針對這方面作深入研究從而來看≪望舒草≫的內涵及其永恒的魅力。本文按照≪望舒草≫裏面出現的主人公形象分成三個形象:(一)執著的尋夢者、(二)單戀的夜行者、(三)孤獨的懷鄉病者。其中尋夢者的形象不僅僅只是局限於≪望舒草≫中,而是貫穿了戴望舒整個詩集,其實可以說夜行者、懷鄉病者的形象是從尋夢的過程中派生出來的,即戴詩中尋夢者的形象變成了一個單戀的夜行人,變成了不論是實際上還是精神上皆痛失家園的孤獨的懷鄉病者。這種分類多少還是有點平面化、簡單化,可除此以外又很難找到一種能夠將≪望舒草≫介紹得既妥當又深入的表現方式。所以文章通過描寫了主人公形象對≪望舒草≫的內涵作深入探索。綜觀戴望舒在≪望舒草≫的主人公形象,從尋夢者的憂傷,到夜行者的迷惘,到懷鄉病者的漂泊,明顯地可以看到詩人這樣一個情緒心靈的軌跡:夢中理想的追求→夢醒後的彷徨→尋找新的歸宿。通讀了他的作品≪望舒草≫,發現了他說的全是關於生與死、愛與怨、歡樂與痛苦、甜蜜與苦澀這一類的命題,他比較注意“自我”而缺少使之與時代及整個社會政治生活的聯系。所以,他能對個人心靈的空間作高度的體驗,在表達情感、抒寫心靈上使詩藝獲得較高的成就。這些特點使他的詩獲得了長久的生命力和魅力。
Ⅰ. 들어가는 말
Ⅱ. 집요하게 ‘꿈을 찾는 이’의 추구
Ⅲ. 짝사랑에 ‘밤길 다니는 이’의 방황
Ⅳ. 고독하게 ‘고향을 그리는 이’의 표류
Ⅴ. ≪望舒草≫ 그 영원한 예술적 매력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