상세검색
최근 검색어 전체 삭제
다국어입력
즐겨찾기0
중국인문학회.jpg
KCI등재 학술저널

孟子 人性論의 ‘惡’ 問題에 대한 小考

孟子哲學思想裏的關於“人之有不善”之問題, 我們將如何解釋它的由來? 固然, 我們循着孟子思想的線索, 可以知道作爲事行意義的‘不善’或‘惡’是乃屬於形下界、經驗層的自然生命之事。然而, 我們同時又知道, 自然生命自身於道德價値意義方面乃中性義, 以是, 我們幷沒有堅實的理由, 徑將‘惡’之罪歸咎此中性義的自然生命, 要求此自然生命於‘惡’行爲擔當不實的責任。孟子立心性之學, 卽心言性, 言仁義禮智於心, 心亦知皆擴充其善端, 亦卽道德主體之自覺心能在道德實踐中, 於穆不已的創發無限道德理性。然而, 孟子旣由心本善言性之亦定然爲善, 則‘惡’的問題在孟子的心性理論中的意義, 以及性善之中‘惡’的來源爲何, 都是値得探討的問題。以下卽簡略比較中西哲學對‘惡’的一般性意義, 以及對‘惡’形成原因的解釋, 討論孟子性善論中‘惡’的問題。

Ⅰ. 序言

Ⅱ. 惡의 일반적인 의미

Ⅲ. 孟子의 惡에 대한 견해

Ⅳ. 本性은 惡이 될 수 없음

Ⅴ. 結語

로딩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