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楚簡・周易≫为≪周易≫中最早的版本, 是研究≪周易≫的最早珍贵资料. ≪上博楚簡、周易≫的「敂卦」见于 40、41簡, 「敂」字通行本写作「姤」. 本文试比较通行本、帛書本以及其他版本, 从而针对楚簡书≪周易≫「敂卦」中的連綿詞‘是蜀’、‘緀疋’和‘孚’字,以及‘㠯芑㯱苽’与‘敂丌角’相关内容进行了考察. 通过楚竹書「敂卦」的文字考释以及文章内容中楚竹書文字重新认识了古代词汇, 針对≪周易≫内容进行了重新考察. “㠯芑㯱苽”中的「㠯(以)」被用作介詞」, 「芑」是「黏粟」, 「㯱」字为「包围」义, 「苽」字为 「菰米」义,看作是举办婚礼前相互赠送的礼品. 古代的黏粟和菰米皆为不易得到的相当珍贵的谷物, 因此常被当作彩礼使用. “敂丌角”中的「丌(其)」字为代詞用法, 「角」字作为名词之义的「角」,用来象征男子. 即‘姤合是指女子与男子的相遇性交’, 男女之事虽不堪言语,但并非错误之举。“豕孚是蜀”中的「孚」字是以副词的用法来修饰謂語「蹢躅」,含有「非常」、「确切」之义, 連綿詞「是蜀」与“丌行緀疋”句中的「緀疋」为同源字. 「緀疋」写为「郪胥」、「次且」或者「趑趄」, 含有‘行为、心理不自由,犹豫貌’之义, 与「趍趙」、「歭䠧」、「𥲅箸(䠧)」、「蹢躅」、「踟躕」、「跢跦」、「𨅙躅」、「躑躅」、「踶躕」、「適屬」、「跳躑」为同源連綿詞.
Ⅰ. 서론
Ⅱ. 「敂」卦의 일부 구절과 문자에 대한 고찰
Ⅲ.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