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時代. 唐朝的繁榮應該造成與周邊少數民族的葛藤. 這時期,雖然有友好與和平的關係, 但大部分的關係, 是以侵略和抵抗爲主. 這樣侵略和抵抗的關係是不得不有着歷史的根據. 許多詩人墨客, 有時親自參與邊塞之戰, 有時述懷對邊塞之戰的感想, 其中所産生的, 可稱爲邊塞詩. 本考依據文學的觀點, 通過唐代邊塞詩, 與周邊民族, 例如吐蕃, 契丹, 南詔和突厥之戰, 有甚麽樣的性格和意味, 要考察. 本論可分爲四部分. 第一, 是有關吐蕃的. 石堡城和九曲之戰是其主要內容. 石堡城和九曲之戰, 都是與哥舒翰有關係的. 他在石堡城之戰犧牲了六萬餘兵卒, 故對這戰爭, 許多詩人責備. 第二, 是與契丹和奚的關係. 這是以契丹王李邰固和可突干之事爲主的. 根據資治通鑑, 開元十八年契丹王李邰固遣可突干入貢, 同平章事李元紘不禮焉. 左丞相張說謂人曰, 奚契丹必叛. 朝廷之大臣不信契丹和奚的緣故, 他們的戰爭發生了. 第三, 是與南詔的關係. 楊國忠和皮邏閣之事是其主要內容. “雲南自漢以來臣屬中國, 楊國忠無故擾之使叛.” 最後, 是與突厥和回紇族之關係.
Ⅰ. 序文
Ⅱ. 吐蕃과의 관계
Ⅲ. 거란, 奚族의 관계
Ⅳ. 南詔와의 관계
Ⅴ. 돌궐 및 기타 민족과의 관계
Ⅵ. 맺는 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