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舊派小说在思想,情绪,或者作品的形式上, 呈现出传统和现代,中国和西欧的混杂现象. 就内容而言, 大致兼容新舊思想, 然而其间还可以发现, 为了被社会疏远的人民诉说痛苦的人道主义, 以及支持共和革命和反帝的政治立场. 就形式而言, 基本上它仍基於传统, 然而另一方面积极地與外国文学接触, 并参考它, 从此摸索多样的变化. 民国舊派小说在其内容和形式上显示典型的过渡期文学形态. 由此可以说, 民国舊派小说并不片面地否定时代变化, 或者企圖回复舊社會, 而它是個照实地‘反映’當时中国之变化阶段的形態, 进而是個與时代变化積極‘相应’的结果. 1920年代, 随着新文学的影响渐大, 享受新文学的读者也由知识分子扩大到一般市民階層. 到了1930年代, 新文学已被大众廣泛接受, 兼而在强烈的抗日意识澎湃的情况之下, 舊派小说不太合於一般人民的情绪, 以往的读者大多转移到新文学. 在此情况之下, 舊派小说需要另找生路, 所以就投入探侦小说,武俠小说等方面, 以求应於读者的要求. 这也表示出舊派小说就是‘反映’社会潮流, 积极與社会要求‘想应’的产物. 如果说新文学是‘指向’某種‘理念’的形態, 民国舊派小说乃是直接‘反映’‘现状’, 而與‘现实’‘相应’的产物. 它是为商业上的目的而产生, 所以作家要迎合读者, 敏捷地对应於读者的趣味, 因此民国舊派小说未走先导现在或企划未来之路, 而走了遵随时俗, 反映时俗之道路. 这样下来, 它的文学生命留存, 而與新文学比起来, 显得背離进步之道. 五四以后, 文学界很快走向西欧化道路, 於是舊派小说被认为留在‘时代逆流’的阶段. 但是, 若换個角度, 考虑到舊派小说‘照实’地反映目前的‘现狀’, 积极與‘现实’‘相应’的一面, 也许可以避免一概抹杀舊派小说自有價值的失误.
Ⅰ. 序言
Ⅱ. 自由結婚에서 革命과 反帝로
Ⅲ. 傳統的 形式의 改良
Ⅳ. 장르의 變化와 創出
Ⅴ. ‘現狀’의 ‘反映’과 ‘現實’에의 ‘呼應’
Ⅵ.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