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市場分明的條件下, 作家和讀者之間有密切的疏通, 互相起很强烈的作用. 再說, 讀者通過作品的購買行爲來會決定作品的內容和形式. 至於淸末民初的通俗小說, 流通於一個特定的文化空間 ―― 上海, 所以它和讀者之間的物理上、心理上的距離特別接近, 作家要敏捷地对应於读者, 要提供適合於讀者的情緖趣向和思想水平的作品. 因此通俗小说未走先导现在或企划未来之路, 而走了遵随时俗, 反映时俗之道路. 淸末民初的通俗小說在思想、情绪、或者作品的形式上, 呈现出传统和现代、中国和西欧的混杂现象. 就内容而言, 大致兼容新舊思想, 然而其间还可以发现, 为了被社会疏远的人民诉说痛苦的人道主义, 以及支持共和革命和反帝的政治立场. 就形式而言, 基本上它仍基於传统, 然而另一方面积极地與外国文学接触, 并参考它, 从此摸索多样的变化. 淸末民初的通俗小說并沒有片面地否定时代变化, 或者企圖回复舊社會, 它與时代变化積極‘相应’過. 淸末民初的通俗小说在其内容和形式上显示典型的过渡期文学形态. 因爲與讀者不斷疏通, 被影響於大衆的受用方式, 淸末民初的通俗小說就是一個可以顯示出當代大衆文化現狀的形態. 門戶開放以後的幾十年間, 中國經驗過很激烈的政治變革. 然而文化上沒有那麽迅速的變化, 尤其是大多數大衆的思想和文化. 如果说五四新文学是‘指向’某種‘理想’的‘理念態’, 那麽可以說通俗小说乃是‘反映’‘现状’的‘現在態’. 而且通俗小說在其變化上露呈的不徹底性的樣態代表當代中國人收容西方文化的樣態.
Ⅰ. 緖言
Ⅱ. 淸末民初 시기의 通俗小說 개황
Ⅲ. 西歐小說의 飜譯과 受容
Ⅳ. 淸末民初 通俗小說의 形式
Ⅴ. 淸末民初 通俗小說의 思想
Ⅵ. 中國의 西歐文化 受容과 土着化 樣相
Ⅶ.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