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 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 道家之学亦連续不绝, 成为与儒学竝存而相补的关係. 儒道兩家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孔子依据歷史经验于提高一步, 提出了关於人生之道和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则, 为中国文化以後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反而老子与孔子不同, 是以前文化的批判者. 他也总结了以前朝代成败兴衰的教训, 对于文化发展中出现的弊端予以深刻的揭示与批判. 因而兩者相互辉映开创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兩大潮流. 原来思想是很难理解的, 所以兩家宣扬他门的思想时, 不得不需要人们容易得到理解的手段. 而他门发现的就是水. 在人类曆史的长河中,水始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几乎每个古老的人类文明,都与一条或数条著名的江河相伴而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水就是人类文明的血脉。水带着人类思惟范围里所有的思想观念而对应的概念, 真是个魅力的存在. 水包含许多的俗性, 其中兩家灌注了水之根源性, 流动性(下向性), 柔软性(不定形与无自性), 清浊与动静性等等, 而运用比喻进行了哲学和文化的谈论, 在谈论中贯通的概念是‘谦下不争’与‘下流’. ‘下流’代表儒家的思惟方式, 是对于普遍价值的不定和反价值的概念, 反而‘谦下不争’代表道家的思惟方式, 是对于普遍价值的肯定和对於下流的反价值概念. 这些谈论方式以後在中国哲学․文化等所有方面来形成了谈论文化的典范.
一. 중국 고대 사상 담론의 비유어 물(水)
二. 같은 물이건만 달리 보는 시각들
三. 물의 속성 비유를 통한 유ㆍ도가의 담론 문화
四. 나가는 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