상세검색
최근 검색어 전체 삭제
다국어입력
즐겨찾기0
2023년 춘계국제학술대회 발표집.jpg
학술대회자료

论《木兰诗》中之“去父”思想

《木兰诗》中木兰替父从军一般被认为是孝亲行为,实际上恐非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主要不是尽孝,也不是保家卫国,而只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段“去父”诉求——追求远离父权控制的个人自由发展和价值实现。这种“去父”在当时并不是偶然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较普遍现象,那是儒家思想影响减弱后的人性觉醒表现之一。即使木兰“去父”后确实为国、为家而战,维护了父权秩序和国家利益,但那并不是其目的,只是她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她之所以选择这一方式,是因为这在当时最能体现个体价值,同时,它还包含了时人对“父”的爱恨交织、对父权社会的矛盾心态。

一、“替父从军”无关忠孝

二、无关“忠孝”的个体理想价值追求之内证——《木兰诗》文本解读

三、无关“忠孝”的个人理想愿望追求之外证——“去父”的历史背景考察

로딩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