상세검색
최근 검색어 전체 삭제
다국어입력
즐겨찾기0
학술저널

詠物詩의「不卽不離」的창작기법에 관한 小考

  • 57
131025.jpg

‘不卽不離’本佛家語, 文學論者將其說引入詠物詩創作過程中, 用描述創作特徵與審美規律之體驗過程, 其主要是因爲詩與禪皆具‘文字’之表現功能與‘不立文字’之審美體現. 故‘不卽不離’不僅是一種審美方法, 而是表現手法. 詩歌貴含蓄, 含蓄是‘含虛而蓄實’卽‘虛中實’的表現手法, 實不易運筆, 因爲虛實之運用與布局是高度的表現技巧. 一般而言, 詩歌創作之要旨, 在於超乎象外, 然此非謂捨棄形似, 尤其, 詠物詩是描繪對象之詩歌體裁, 並不能脫離對於物象的描繪. 然而, 過度而偏重形似, 雖與原物恰似, 卻未能傳神, 卽似實而無生動, 不能臻於詩中對象之神韻. ‘不卽不離’不偏於形似,同時不傾於神似, 形神兩全, 寫物寫意皆得成.

一. 서문

二. 詩와 禪의「不卽不離」的심미체계

三. 영물시의「不卽不離」的審美體現

四. 맺는말

【參考文獻】

【中文提要】

(0)

(0)

로딩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