상세검색
최근 검색어 전체 삭제
다국어입력
즐겨찾기0
커버이미지 없음
KCI등재 학술저널

健菴金炯觀의 中國歷史人物에 대한 報仇論考察 -荊軻, 豫讓, 伍子胥, 張良을 중심으로-

  • 107

本论文以健庵金炯观文集为中心,以他的学问和思想为基础,对至今论文中尚不见提及的复仇论进行了分析,以阐明其特色。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健庵认为为了忠孝义的复仇是正当的,而对为了消解私利,功绩,忿怒的复仇,则持否定看法。这基本上可以说是站在儒者立场上的观点。复仇的方法分为刺客和征伐两种,如果是为忠孝和义理的复仇,那么使用刺客和征伐都可以。而对于那些剖棺斬屍或是一时屈服,心怀二心,之后再复仇的行为,则持反对的看法。另外,在复仇时,重视等时借力的方法。按照时机,等候机遇,然后果断实行。反对那些为了私忿,私益,功绩,无勇无谋,自招杀祸的愚蠢行为。健庵身为儒学者,基本上是尊重仁义王道和春秋大义,反对用武力进行征伐的霸道行为。所以他认为刺客与征伐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时可以作为捷径使用。健庵的这种观点,与他处于日帝强占期这种时代状况不无关系。他亲身经历过日帝强占期的弹压,听说过安重根义士和尹奉吉义士的义举,从历史书中发掘选相 关的例子,发表自己的谈论,持有自己的观点。因此,健庵虽然是追从朱熹学说的儒学者,但是在他的复仇论中,他的观点更合理性。可以说健庵是一名能够根据所处时机,追求符合义理的时中之道的儒者。

一. 들어가는 말

二. 健菴의 生涯와 學問特色

1. 健菴의 家系와 生涯

2. 學問의 特色

三. 健菴의 歷史人物報仇樣相에 대한 評論

1. 君子義忿의 方便

2. 知遇報恩의 純忠

3. 處變無計의 狂夫

4. 等時借力의 智量

四. 맺는 말

로딩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