상세검색
최근 검색어 전체 삭제
다국어입력
즐겨찾기0
커버이미지 없음
KCI등재 학술저널

대만 원주민에 대한 외성인 작가의 재현 방식

  • 37

自1980年代以來,台灣社會對原住民的討論逐渐活躍,這並不意味著原住民的主體性得到恢復。在本省人和外省人之間的政治對抗中,原住民只被視為最受歡迎的招募對象,而漢人的主體性與原住民的主體性之間并無法達到平衡。這是因為在台灣所謂族群或認同是由政治背景所產生的槪念。在台灣複雜的族群關係中,本研究關注的外省作家對原住民的再現也符合這一邏輯。在《土地與靈魂》中,王幼華通過鮮明對比兩個族群對原住民的態度,突出了閩南漢人的負面性。 在這個過程中,原住民成為失去主體地位的弱勢族群,幷被再現為敍述外省人認同時所需的媒介。於是,在族群認同上,小說所描述的是一個新移民,也就是外省人的臺灣認同。在早已被接受原住民、本省人和外省人都是台灣社會成員的現實中,王幼華可能打算敍述臺灣共同體的認同。然而,他卻忽略了原住民的主體性,只突出了原住民與閩南漢人之間的衝突。反之,對原住民和外省人之間的問題卻保持沉默, 由此增加了引起矛盾與衝突的可能性, 而不是追求族群之間和諧。

Ⅰ. 대만 원주민 서사에 대한 문제의식

Ⅱ. 진영 논리와 원주민 담론의 형성

Ⅲ. 왕유화의 에스닉 인식과 원주민에 대한 입장

Ⅳ. 정체성 서술의 매개 : 원주민

Ⅴ. 맺는말

로딩중